“长三角科创绿洲研发楼群”工程

本项目坐落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,是区域科创产业升级的标杆载体。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.2万平方米,由3栋4 - 5层研发办公楼及连通式景观连廊组成,功能涵盖科研实验、企业总部办公、共享会议中心与生态配套空间。建设单位为长三角科创产业发展集团,项目于2021年开工,2023年全面竣工交付,现已成为区域“产城融合”的示范名片。


工程描述

一、设计理念:自然共生的科创容器

设计团队以**“生态渗透·高效互联·人本温度”**为核心逻辑,回应场地山水资源与产业需求:

  • 空间叙事:采用“模块化组团 + 连廊串联”布局,既保障企业独立办公私密性,又通过通透玻璃连廊强化产业交流(如图片中两栋楼间的连廊设计);

  • 立面语言:融合浅灰色石材(传递科技稳重感)、Low - E中空玻璃(提升采光与节能性)、暖色调仿木铝单板(柔化边界,呼应自然),塑造现代简约又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表情;

  • 生态赋能:底层局部架空引景入园,屋顶与垂直面预留绿化点位,室外打造沉浸式草坪广场与林荫步道(如图中大片草坪、乔木群落),让建筑成为“生长在自然里的科创容器”。

二、施工关键技术与管理突破

1. 绿色施工:从“破坏”到“共生”

  • 场地原生乔木100%移植保护,后期重塑景观群落;

  • 采用“扬尘在线监测 + 雾炮智能联动”系统,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95%

  • 获评**“国家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”**,成为区域生态建造标杆。

2. 外立面精细化:工艺难题的“绣花功夫”

建筑外立面融合石材干挂、单元式玻璃幕墙、仿木铝单板三大复杂工艺:

  • 石材干挂:通过BIM预排版 + 抗震缝专项设计,解决长三角多雨、多震环境下的防水与结构安全难题;

  • 玻璃幕墙:采用“三维坐标定位法”,实现毫米级安装精度,保障通透视觉效果;

  • 仿木铝单板:定制模具还原木纹肌理,色差率控制在行业标准1/3以内,让“工业材质”焕发自然温度。

3. 智慧建造:效率与质量的“数字引擎”

  • 全周期应用BIM技术,完成管线综合、进度模拟、质量预控,避免后期拆改;

  • 施工阶段部署智慧工地平台(人员定位、AI质量巡检、塔吊防碰撞),工期较传统模式压缩18%,质量通病减少42%。

三、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

1. 低碳技术集成:建筑即“能源站”

  • 采用地源热泵 + 光伏屋面(年发电量22万度),结合外遮阳与自然通风,能耗较常规办公楼降低38%,斩获**“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”**认证;

  • 雨水回收系统年节水超5000吨,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。

2. 产业引擎效应:科创生态的“磁石”

项目交付后,吸引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领域23家高成长企业入驻,带动就业超2000人,成为**“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的活力枢纽**,推动区域产业升级。

3. 行业示范:模式输出的“样本”

其“生态建筑 + 产业载体”的融合逻辑,为同类科创园区提供了设计 - 施工 - 运营一体化经验,先后接待省内外15批次观摩团,成为绿色产业建筑的“长三角范本”。